新聞中心 /
2011 新聞稿

23
07
週六
直覺-香港作家的共同創作語言?
2011年7月23日 – 香港書展踏入第四日,大會先後邀請多位香港知名作家舉辦研討會,暢談文學小說的寫作心得,其中著名作家黃碧雲,以小說語言的隱密為題,帶出小說原是一種直覺語言。
 
黃碧雲著作 - 《其後》、《溫柔與暴烈》等小說,曾獲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的小說獎及散文獎。她在研討會上表示,隱密的意思是,你沒有見到,但你知道它存在,這就是直覺語言,也就是詩了,「我是以小說來寫詩的。」
 
她指出,隱密不是尋寶遊戲,它不過是直覺語言的原來面貌,勇敢、安靜及無矯飾,但對於課文老師來說,這是無修辭、錯亂、無標點、無語法,「自己不只一次因為語法及標點等問題,與校對、編輯們幾乎鬧翻。」
 
語文老師所教導的,是語言的規範,她以新書《末日酒店》其中一句解釋,「我祖母站了起來,吐出來了,淡白黯紫的一口痰」,語文老師認為應改作「我祖母站了起來,吐出一口淡白黯紫的痰」;後者雖然是正確語句,主體、動力、形容詞、受體都有,但不是我想要的節奏。
 
她表示,合乎語法的句子,會讓文義的歧義減到最低;相反一句不正確的句子,可產生多重意義,這多重意義,時明時暗,在乎你的閱讀,你會隱隱覺得,你這一次讀到的,可能不是你下一次讀的,當讀者開始想、猜、找,就開始聽到,直覺語言也就是我的邪靈召喚。
 
語言隱密、錯置、暗悔,自然引起讀者閱讀的困難。但她指,無論怎樣隱晦、繁複、急速,它還是一篇小說,而不是詩,不是散文,不是其他,它是小說,形式很確定;包括人物、情節、場景、對白。
 
她透露創作《末日酒店》的因由,當時去澳門玩,走進一所酒店,遇上一名27歲的葡國男子,穿著拖鞋短褲,吊兒郎當的樣子,直覺便創作出《末日酒店》的第一句:「他們已經忘記我了,和那間107號的房間。」但她指,寫的時候,我不知道我是誰。
 
黃碧雲今年三月推出《末日酒店》,相距上一部作品,已有七年時間。她表示:「寫小說像很多我們所說的歪路,都是先易後難,先甜後苦的,自己已經到了 『後苦』的年紀,這解釋了為什麼很多年沒有寫;再一次寫《末日酒店》,我幾乎覺得有點神奇,可能我過了一生中一個極為艱難的階段,現在像小孩般在遊玩。」
 
另一邊廂,四位香港文學作家董啟章、潘國靈、韓麗珠及謝曉虹在書展首天舉行了「地圖、潮物與城市敘事:董啟章新書對談會」,剖析董啟章書中物件與人的關係;董啟章同樣以直覺創作文學。
 
董啟章於對談會上表示,香港文學被形容為城市文學,但城市文學不單描寫城市空間,而是應由小物件組成,並會很直覺地想到物件、工具與人生命的關係。
 
董啟章在97、98年推出《地圖集》及《夢華錄》,今年將書本重新裝幀設計再版,並加入年輕插圖師的插圖,介紹給一眾年輕讀者;9月份《繁勝錄》亦將面世,不久將來亦會推出《博物誌》;四本著作組成「V城系列」。
 
他表示,《地圖集》及《夢華錄》亦是從多個物件、被遺忘的東西集合而成,表達物件與人的存在關係,例如想起桌上的杯,會聯想起盛載著水,又自然想到人飲水的關係。
 
董啟章憶述當年創作《地圖集》的原因,「多年前一位地圖收藏家,出版一本厚厚的《香港地圖繪制史》,我本身熱愛搜羅歷史材料,當時像尋寶般翻開書中的地圖,從中啟發了不少故事,加上當年是97回歸歷史時刻,決定寫《地圖集》。」
 
《地圖集》分理論篇、街道篇、城市篇及符號篇,既寫城市,也寫歷史。韓麗珠認為,理論篇對部份讀者來說可能太遙遠,讀者閱讀時或可跳至街道篇,趣味 性較高,例如一篇愛秩序街,街名源於英國少校的譯名,他的生活有條不紊,甚至連打仗時依然堅持在下午4時享用下午茶,「這書寫得很瘋。」
 
她提到,自己十餘歲時已讀過《夢華錄》(前名為The Catalog),今年再拾起新版細讀一遍,一些以前無法體會的事突然浮現,深感物件與人永遠存在某種關係;《夢華錄》恰如一本時裝雜誌,像是書內一個模 特兒,擺出英姿,但她的背景、發生過什麼事,全是空白,留待讀者去填補。
 
潘國靈認為董啟章透過地圖這種工具去寫城市,是史無前例的創作,屬於對某個地方私有化的投射,具有延續性,同時帶出城市與世界的關係;謝曉虹表示,自己較喜歡《夢華錄》,書本記錄了某些潮物,如當年的ICQ,但會隨時代而轉變,故此感受很深。
 
香港書展現正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。大會於書展期間安排近300場文化活動,令這個暑期文化盛事更豐富精彩。香港書展網頁: www.hkbookfair.com
黃碧雲以小說語言的隱密為題的研討會,吸引逾200名來自兩岸三地的讀者出席。
董啟章新書對談會上,有讀者問董啟章會否寫電影劇本,董啟章表示自己不會寫電影劇本,也認為沒有一部作品適合改篇成電影,日後仍會堅持純文學創作。

傳媒查詢
新聞界如有查詢,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媒及公共事務部:

鄭悅朗
電話:(852) 2584 4393
電郵:gabrielle.yl.cheng@hktdc.org
關永祥
電話:(852) 2584 4395
電郵:osbert.wc.kwan@hktdc.org
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
香港貿易發展局(香港貿發局)成立於1966年,是專責推廣香港對外貿易的法定機構,服務對象包括以香港為基地的貿易商、製造商及服務供應商。我們在世界各地設有40多個辦事處,其中11個在中國內地,為有意開拓海外和內地市場的港商提供服務,同時致力推廣香港作為全球企業與中國內地及亞洲經商的平台。同時,香港貿發局又通過不同的服務,包括貿易展覽會、網上貿易平台及產品雜誌,把全球數以百萬計的買家及供應商連繫起來。有關香港貿發局的其他資料,請瀏覽www.hktdc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