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23日 – 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第24届香港书展今日圆满结束。为期一周的香港书展,合共吸引逾98万人次进场,乃历年之冠。
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周启良表示:「香港书展已发展成为亚太区重要的文化盛事,今年书展参观人数较去年大增近一成,主要是因为『文艺廊』及各类文化活动极为丰富和吸引,带动人流,以及访港旅客大增。」
书展於7月17至23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,主题为「从香港阅读世界 – 阅读.令世界美好」,吸引560家来自30个国家及地区的参展商,刷新纪录。书展今年继续走出会展,於七月在全港15区举行百多项「文化七月•悦读夏季」 活动。周说:「连同书展期间的讲座、分享会等,我们合共筹办超过400项文化活动,吸引近25万名中外读者参加,较去年跃升逾50%。我们和各合办机构深 感欣慰,希望此举有助推广阅读风气。」
香港贸发局委托独立调查公司Nielsen於7月17至20日期间,於书展现场抽样面访了820位参观者。调查指书展人均购书额为790港元。
九成参观者购书额增加或持平
今年参观者消费意欲比去年稍佳,逾两成受访者表示,预算增加在书展消费,平均增幅达53%,三分二受访者(66%)的预算消费则与去年 相若。根据调查,最受书迷欢迎的书种与去年一样,依次为小说(57%)、文学(27%)、旅游(25%)、漫画(24%)及儿童读物(20%)。自我增值 (18%)及语文学习(18%)类书颇受欢迎,而政治书亦有一成参观者支持,反映市民阅读口味越趋多元化。」
较爱读印刷书 但电子书消费增幅较高
读者购买电子书的消费额升幅比印刷书更高。差不多所有受访者过去一年曾购买印刷书籍,平均消费达1,709港元,比去年多55元,而购 买电子书的消费则为594港元,增加135元。在阅读习惯方面,受访者的阅读时间与去年差不多。98%受访者过去一个月曾阅读印刷书籍,平均阅读时间达 31小时,比去年多1小时。而近六成受访者在过去一个月亦有阅读电子书,平均阅读时间约21小时,较去年少1小时。
参观书展 成旅客来港主要原因
调查显示,今年非香港市民占整体入场人数约11%,当中八成来自中国内地。按此推算,约有11万参观者来自香港以外的国家及地区。来自 香港以外的参观者中,约六成表示到访书展是来港旅游的主要目的。而近半受访者亦指出,到访书展主要目的是「购买我居住地区并无出版的书籍」,比去年增加 10个百分点。这些非香港书迷,平均来港参加书展两次,超过九成表示明年会再参观书展。
文化活动 大获好评
书展「文艺廊」的「卫斯理五十周年展」以及年度作家「陈冠中专区」广受市民欢迎,而由城市大学互动视觉及体现应用研究室 (ALiVE)、敦煌研究院及香港敦煌之友联合制作,新鸿基地产全力支持的「人间净土 – 走进敦煌莫高窟」3D展览,更一加再加,欲罢不能。参观者对「文艺廊」评价甚高,近半受访者认为非常吸引,比去年大增18个百分点。
周启良指出:「敦煌3D展数度加场,参观人数由预定的6,000增加至1万,令更多人以崭新角度认识和欣赏絶妙的敦煌文化;『卫斯理五十周年展』令 四代人重拾童趣,更吸引倪匡好友蔡澜亲身到访参观,及後倪匡先生亦亲临书展与读者会面;年度作家陈冠中主讲的三场研讨会均座无虚席,大会需加开场地作现场 转播方能容纳逾1,300名粉丝。」
海港城全力支持的「旅游文化讲座系列」今年首次在书展举行,广邀本地知名旅游作家、两岸三地及海外知名旅游作者包括项明生、杜如风、卓韵芝、蔡澜、云海、李纯恩、欧阳应霁等,主讲11场讲座,公众反应热烈,更透过新浪微博,即时分享意见或向主讲嘉宾提问,增强互动性。
书展推广新作家
今年书展特设「香港作家巡礼」专区,介绍香港新晋年轻作家的作品,又设「周末作家书廊」,让独立或自资出版的作家,有一个与读者互动交 流的园地。应邀参与香港书展的「香港作家巡礼」和相关的讲座活动年轻作家黄怡说:「对我来说,这是莫大鼓励,亦让我亲身接触到不同读者。」首次参与书展 「周末作家书廊」的日本插画师BOKENECO表示:「我非常高兴可於这个文化平台上跟众多参观者交流,让更多人认识我的作品,会上很多家长陪同小朋友在 我的摊位前欣赏我即席画画。」
资助基层儿童参观书展
在圣雅各福群会以及「新地齐齐读好书」活动协助下,近1,200名来自33家学校的基层家庭的学童获邀参加香港书展及相关文化活动,每 人更获赠$250元购买喜爱读物。据观察所得,学生多购买小说、科学读物,以及补充练习。就读小学六年级的黄同学表示:「参与今次活动很开心,因为书展好 热闹、好大,亦有好多不同类型的书让我选择。」他於书展购买了英文科练习和参考书,当中包括《疯狂英语》,因获派英文中学,故希望趁暑假温故知新,打好英 文的基础。
香港书展部分讲座录影已足本上载至书展网站
www.hkbookfair.com/videos ,让书迷随时重温精彩片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