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 /
2013 新聞稿

18
07
週四
張大春、王家衛對談
分享創作《一代宗師》的點滴故事
2013年7月18日 – 香港書展現正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。香港貿易發展局今年繼續與《亞洲週刊》合作, 籌辦「名作家講座系列」,廣邀全球華語名作家,來港與讀者作近距離的交流。昨天(7月17日)舉行的頭炮講座,請來合寫電影《一代宗師》劇本的香港導演王 家衛及來自台灣的編劇顧問張大春進行對談,分享創作過程的點滴,以及對於「時代」書寫的看法。
 
《一代宗師》把葉問生平從清末寫到60年代,期間經歷民國、抗日等不同時代。王家衛表示,此電影不僅是中國的武林故事,還反映了武術發展的一個高峰 時代。「沒有經過困難的時間,它沒有發光發熱的地方。」王家衛與張大春早於六、七年前開始籌備此片,三年前開始不時在台灣見面,創作過程由兩人交流許多小 故事開始,「我們如《一千零一夜》般一個故事接一個故事的,過程中,我們說了很多故事。」王家衛透露他喜歡閱讀,其中《末代皇后的裁縫》及《暗香》兩部短 篇小說給他不少啟發。
 
王家衛表示,《一代宗師》放映後,他留意到很多香港人開始關注傳統武術,從早期到武館到武林的故事都整理出來,對此他感到高興。雖然現今都市人很難花太多時間去鑽研傳統武術,或是父母不允許子女太投入學習武術,但他認為傳統武術的精神仍然存在。
 
張大春提到,《一代宗師》有個外界忽略的主要命題是關於等待:「我覺得整部電影,不論哪個角色,都是等待。當你用盡了功夫、花盡了時間,可能你對於 任何一個期待的理想與目標,都沒辦法去完成、或得到一個你想要得到的結果時,人生就是漫長的、無止境的,而且沒有目的的等待。」在創作劇本的過程中,大部 分的小故事、小橋段都沒用上;但王家衛則認為,這些東西總有一天會再來敲門:「有時你在想一個故事時,今天沒有感覺,但到某一天卻發現可以接下去。在創作 過程中,我相信總有一天,那故事會來找你。」
 
身為現代作家,張大春卻致力書寫許多「舊事」。過往曾經創作超過六十萬字的小說《城邦暴力團》,今年八至九月,他將推出籌備近一年、超過一百萬字的 新作《大唐李白》,透過小說、傳記、野史、考證,以及他對古典詩的議論,重塑唐代這個虛榮的年代,以及李白的人生。「李白可能是一個被誤會更多、被知道得 更少的人。唐代就是一個虛榮的時代,名跟利很重要。當歷史的灰塵沉澱下來,我們只記得名字。如此,我們會錯過李白的故事。」他笑說:「李白來敲門,動機不 詳,我想一定有冤屈要申。」
 
張大春坦承,以現代作家的身分去寫過去的事,要以今天的語言、大量資料,再透過個人生命經歷去想像,「我們可能沒有優勢……當我要寫出唐代人講話的口語 — 文言詩時,我已擺脫了對這樣的文字有抗拒的讀者。我想邀請他們來,但他們未必會來。」
 
有現場觀眾問及,作家書寫自己經歷過的事都會特別深刻,而生長於「小時代」的年輕作者,正要面對歷練的考驗。張大春坦言:「對我來說,梁實秋的話說得沒錯,『今人寫文章,總說大時代,而我始終並不覺得,我生長的這個時代,有什麼大的。』而這是他寫於抗戰的年代。」
王家衛認為,《一代宗師》不僅是中國的武林故事,還反映了武術發展的一個高峰時代。
張大春表示,《一代宗師》有個外界忽略的主要命題,就是關於等待。

傳媒查詢
新聞界如有查詢,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媒及公共事務部:

吳健文
電話:(852) 2584 4393
電郵:billy.km.ng@hktdc.org
林衍欣
電話:(852) 2584 4049
電郵:beatrice.hy.lam@hktdc.org
鄭釗平
電話:(852) 2584 4395
電郵:joshua.cp.cheng@hktdc.org

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

香港貿易發展局(香港貿發局)成立於1966年,是專責推廣香港對外貿易的法定機構,服務對象包括以香港為基地的製造商、服務供應商及貿易商。我們在世界各地設有40多個辦事處,其中11個在中國內地,為有意開拓海外和內地市場的港商提供服務,同時致力推廣香港作為全球企業與中國內地及亞洲經商的平台。香港貿發局又通過不同的服務,包括貿易展覽會、網上貿易平台及產品雜誌,把全球數以百萬計的買家及供應商連繫起來。有關香港貿發局的其他資料, 請瀏覽www.hktdc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