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中心 /
2013 新聞稿

23
07
週二
吳靄儀、劉智鵬、徐巧詩
書展細味中上環情韻
2013年7月23日 – 資深大狀吳靄儀、歷史學者劉智鵬及《明周》資深編輯徐巧詩周一(7月22日)擔任香港書展「本地文化歷史講座」嘉賓,以《雙環記:共味中上環情韻》為題,帶領與會者穿梭中上環特色地方,從多方多角來閱讀「雙環」風貌。
 
前立法會法律界議員吳靄儀,曾於1986年至1990年先後出任《明報》副總編輯及督印人,事業上一直與香港本土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。她指出, 現今中環名店林立,反映消費至上的中環價值,然而中、上環一帶的生活新舊交替,仍然不乏傳統社區、獨立店舖及小手藝,可見香港仍存在另一種較人性的價值。 要認識香港,她認為大眾要用腳、眼和心去閱讀,方為全面。
 
吳靄儀續指,不少人看香港地圖,都著眼一條條與海岸平衡的橫向街道,如干諾道中、皇后大道中,但其實香港尤其是中上環的發展,是由沿海一帶的低地,慢慢向內陸高地伸延,所以她建議在場人士可到樓梯街等非橫向街道實地觀察,沿途會發現香港老城的風光。
 
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劉智鵬對此表示認同,並以珍貴的歷史圖片向在場人士解說中環歷史。「中環最初被規劃成外國人做生意的地方,所以香港由第一天開 始已是官商勾結的地方;後來採取自由港政策,精於做生意的中國人亦前來分一杯羹,並形成後來中國人集中在中央市場向西方面發展,即今日的上環。」
 
《明報周刊》生活空間版資深編輯徐巧詩負責周刊的「造香港」計劃,周刊連續一年出版以荷里活道為中心的文化專題,揭示前人如何在多方面「製造香 港」。荷里活道是香港最早街道之一,附近有多個重要地標包括文武廟、摩羅街等,其中她分享了不再存在的大笪地。最早時期,大笪地位於荷里活道,後來搬至港 澳碼頭附近。她說:「它是民間自發形成的市集,匯合民間小智慧,以不同生意不同方法維生。」
 
後來政府收回大笪地土地,卻不能撲滅民間對這種生活氣息的追求。徐巧詩說,為了避過食環署人員在早上七時半後對在街上擺賣人士執法,伊利近街及荷里活道附近,每日清晨六時左右都會有婆婆擺賣自己收集回來的物品,人們花十元八塊已買到心頭好。
 
劉智鵬強調,歷史知識不單從書上獲取,教科書上都是紙上文章,無血無肉,因此,我們要用心感受歷史的深層意義。他又提到「中環價值」與「上環價值」 的分別:「在於上環主要是市民居住地,中環則以『搵食』為主,問題就是取決於『生活』,而生活會產生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細節。」要將生活化的上環人性價值 保留並承傳,他相信可直接由民間人士發揮效用,不靠政府。
 
吳靄儀亦同意,雙環的分別,在於由過往民間社會逐步變為政府社會:「我希望由今日開始,由民間去推動。現在有『公民社會』的說法,事實是市民由生活 出發,最好的例子莫過於之前提到的天光墟,婆婆繞過規則,就在六時找個位置,創辦一個新空間、新民間社會,他們不單是買賣,還會互相認識,虛寒問暖。我們 不用等政府表現,應是自己製造一個我們所期許的香港來。」
吳靄儀現今中環名店林立,反映消費至上的中環價值,然而中、上環一帶的生活新舊交替,仍然不乏傳統社區、獨立店舖及小手藝,可見香港仍存在另一種較人性的價值。
劉智鵬強調,歷史知識不單從書上獲取,教科書上都是紙上文章,無血無肉,因此要用心感受歷史的深層意義。
徐巧詩表示,政府收回大笪地土地,卻不能撲滅民間對這種生活氣息的追求。

傳媒查詢
新聞界如有查詢,請聯絡香港貿發局傳媒及公共事務部:

吳健文
電話:(852) 2584 4393
電郵:billy.km.ng@hktdc.org
林衍欣
電話:(852) 2584 4049
電郵:beatrice.hy.lam@hktdc.org
鄭釗平
電話:(852) 2584 4395
電郵:joshua.cp.cheung@hktdc.org

香港貿易發展局簡介

香港貿易發展局(香港貿發局)成立於1966年,是專責推廣香港對外貿易的法定機構,服務對象包括以香港為基地的製造商、服務供應商及貿易商。我們在世界各地設有40多個辦事處,其中11個在中國內地,為有意開拓海外和內地市場的港商提供服務,同時致力推廣香港作為全球企業與中國內地及亞洲經商的平台。香港貿發局又通過不同的服務,包括貿易展覽會、網上貿易平台及產品雜誌,把全球數以百萬計的買家及供應商連繫起來。有關香港貿發局的其他資料, 請瀏覽www.hktdc.com